一、工伤赔偿款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范围
在通常情况下,工伤赔偿款项并不被视为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该项赔偿具备鲜明的人身性质,旨在用于对因使用、管理或者提供劳动而遭受身体伤害的职工进行适当的补偿及抚慰。这种补偿形式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受伤职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并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从而协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状况,并保持基本的生活水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二、工伤赔偿款支付流程有哪些
在遇到工作意外伤害的情况下,首要任务是遵循法律程序办理工伤认定手续。在获得工伤认定之后,接下来需要对伤者的劳动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所受伤害的严重程度和可能导致的残疾等级。在此基础上,雇主或工伤保险基金会依据伤残等级来计算相应的赔偿金额。通常情况下,赔偿款项会先行由雇主垫付,随后雇主将向工伤保险基金提出报销申请。然而,若雇主未能按照规定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那么所有的赔偿责任便需由雇主独自承担。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三、工伤期间调岗法律依据有哪些
在遭遇工伤事故并进入康复期的过程中,相关法律规定的调岗决策主要考虑到对员工本身体恤以及其劳动能力适应性的充分尊重。一般情况下,当由于工伤原因使得员工无法继续从事原先的职业岗位时,雇主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职位调整,然而,这种调整必须具备合理性,不得以任何方式降低员工的薪资福利或劳动环境标准。
同时,调岗行为还需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平等自愿以及协商一致等基本原则。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赔偿款一般不算夫妻共同财产。工伤赔偿款具有人身专属性,是对受伤职工身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补偿和抚慰。其目的在于保障受伤职工的治疗和生活,以帮助其恢复健康和维持基本生活水平。